肺的中医理论知识
中医学对肺的认识有哪些?
肺居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1)肺的部位和形态 ①肺的部位。肺位于胸腔,上连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器官,在人体脏腑之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灵枢?九针论》)、“肺者脏之盖也”(《素问?病能篇》)、“心肺独居膈上”(《难经?十二难》)、“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医贯》),指出了肺在人体中的位置。 ②肺的形态。肺为白色分叶状,质地疏松,“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难经?四十二难》)、“肺得水而浮
中医对肺脏的认识有哪些?
肺居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1)肺的部位和形态 ①肺的部位:肺位于胸腔,上连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器官,在人体脏腑之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灵枢?九针论》) “肺者脏之盖也”(《素问?病能篇》)“心肺独居膈上”(《难经?十二难》)“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医贯》)。指出了肺在人体中的位置。 ②肺的形态:肺为白色分叶状,质地疏松,“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难经?四十二难》)“肺得水而浮”“肺熟而复沉”(《难经?十三难》)“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医宗必读》)这里的“虚如蜂窠”“得水而浮”,就是说肺脏本身是质地疏松的含气的器官。至于重量问题,《难经》记载心肺重量之间的比例与现代解剖学讲的心和肺之间的比例十分相似,说明古人对肺确有较深刻的了解。 (2)肺的生理和病理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相傅”,傅同辅,有辅佐、协助的意思,是和心为君主之官的君主相对而言,即肺对心脏有协助作用。所谓“治节”,就是“治理”、“调节”。 就是说,人体的各种生理调节代偿功能,均属于肺的职能范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素问?经脉别论》)。 “四脏”,是指肺以外其余器官;“权衡”,就是调节作用,说明了肺与全身器官的关系。因此,肺是一个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代偿作用的重要器官,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中医学对肺如何认识?
肺居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贯通血脉,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傅同辅,有辅佐、协助的意思,是和心为君主之官的君主相对而言的,意即肺对心脏有协助作用。所谓“治节”,就是“治理” “调节”。就是说,人体的各种生理调节代偿功能,均属于肺的职能范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四脏”,是指肺以外其余器官;“权衡”,就是调节作用,说明了肺与全身器官的关系。因此,肺是一个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代偿作用的重要器官,所以说: 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中医对肺脏的认识是怎样的?
古人说:“肺不伤不咳”。所以,咳嗽是肺部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症状。中医认为,肺位于胸腔之内,为五脏之华盖,是高清之脏,外主一身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它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总之,肺脏有主管人体呼吸运动、布散津液和促进体液代谢的功能。 中医学所说的肺脏,虽与西医脏器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不完全相同。西医学的肺脏,是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中医所说的肺,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它既具有西医肺的作用,又包括部分肾脏的功能。
中医里对肺有怎样的说明?
(1)肺主气:这里所说的“气”,其意义有二,一是指呼吸之气;一是指人身之“真气”(元气)。当肺有病时,最常见的是咳嗽、气喘,所以,肺主呼吸之气是很明显的,至于所谓“真气”,就是人的根本之气,有时称为“元气”。古人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可见人身真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2)肺佐心脏而主治节:《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又说“肺腑百脉”。这就是说肺能辅助心脏,主宰人体血液循环,有治理调节的作用,这就明确地指出肺与心脏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主血、肺主气,所以后世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毋,血至气亦至”等说法,因而在治疗各种血症的时候,往往不单纯治心、治血,同时兼用一些补气、行气的药物。 (3)肺合皮毛。皮毛是指肌表皮肤而言,肺脏与肌表皮肤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肺脏虚,则皮毛的适应机能就会减弱而容易感冒。又如外感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的病人,在治疗时用解表发汗的方法,祛邪从皮毛外出,汗出表解之后,就会喘平热退。 (4)肺开窍于鼻。肺司呼吸,鼻是呼吸出入的门户,肺有病变,就会影响到鼻。《素问》说:“在脏为肺,……在窍为鼻。”因此,在肺被风寒所侵袭时,就会出现鼻塞流涕,不闻香臭。 (5)肺与音声的关系:肺部有了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声音的变化,甚至语声不出。例如患伤风咳嗽、痰实气壅的病人,往往兼有声音嘶哑的情况。这说明声音与肺有着密切关系。 (6)肺主秋:《素问》说:“肺者,……为阳中之大阴,通于秋气。”说明肺脏与秋天的气候是互相适应的,秋为燥金司令,气候肃杀,内合肺脏。所以每当秋季气候干燥的时候,往往见到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疾患,这便是肺主秋的具体表现。